午子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1小说网www.vatican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芒种以后

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种子破土发芽,雨水浇灌着黑土地,秧苗很快就长起来了。

满眼望去,绿油油的田野,齐刷刷的幼苗,很是惹人喜爱。为了保正幼苗的成长,就要除草荐苗。

第一次拿起锄头是去西山铲地。

那天艳阳高照,天高云淡。我们跟着打头的,肩上扛着锄头,往西山玉米地走去。

锄头,是生产队到镇里的供销社买的,每人一个,自己动手安锄杠,不会安的就找老乡弄。

安锄杠也有说道,一定要找重量轻还结实,粗细合适木杆来装。

锄头要用磨石磨快了,最好像刀一样,还要磨亮锄板。这样铲地的时候锄板不会沾土,锄头就轻,荐苗也快。

我的锄杠,是我自己在山上找的抱马杆,它重量轻,还很结实。自己动手安上去的,并把锄板磨得飞快。

到了地头,一字排开,每人拿一根垄,打头的在前面铲,我们跟在后面。

铲地时,要把锄头尽量地往前伸,锄板紧紧地贴在垄帮上。双臂伸直,侧身、略向前倾,使劲往后拽。先铲两帮,再铲垄台,还要用锄尖荐苗。

玉米苗,一穴长出三到四颗苗,要求留下一颗壮苗。

开始时,锄头到苗跟前还要想着,留下哪一颗,杀掉哪一颗。所以,铲的很慢,总是落后,跟不上大帮。

你看吧!社员一伙,知青一帮。人家都到地头,转身拿另一根垄往回铲了。我们才铲到一少半,跟不上趟啊!手眼脑配合不好。这可不是一天练成的。

铲了一上午的地,中午收工回到集体户,大家都躺在炕上休息,午饭都不想吃了,手臂都抬不起来。

但是,大家吃完午饭,还是坚持下午上工,没有一个不去的。

就这样,坚持一周左右,就挺过去了。再铲地,胳膊也有劲了,不过,还是撵不上社员。

人家歇气了,我们还在干,我们连歇气的时间都没有。

到中午要收工的时候,老乡们从地头上帮忙接接垄,为的是大家一起回家。

有一天早起出工,到南山岗荐玉米苗,因为玉米苗长的高,用手就可以荐苗。

到了地头,每人拿一根垄开始荐苗。只见打头的一溜小跑到地头了,那速度比走路还快。

而我们才开始,低头看着一墩玉米苗,心里还在想薅哪颗,还得现寻思。人家是,眼睛始终往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类型推荐阅读 More+
鬼知道怎么回事

鬼知道怎么回事

翱翔的小乌龟
街溜子穿越平行世界,卧底毒贩集团,又绑定了道德系统,他该何去何从? 卧底被强制因公变成了瘾君子,不服从命令,又该何去何从? 一脚天堂,一脚地狱,王老五踏着七彩祥云穿越而来,他又会做什么选择呢?
其他 连载 118万字
我问佛佛问我

我问佛佛问我

张英雄
大家好,我是这本书的作者,但是还没有开写,先预热一下,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哲理和吃的哲理和佛系哲理结合的一本书和传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一本书,嗯,开始余热这本书呢,说明了生活的哲理和佛理和道都是生活的哲理,不管是道家也好,佛家也罢,佛家也好,都是生活的哲理
其他 连载 60万字